党建读物

市场经济首先是道德经济

点击量:515   时间:2018-08-02 07:04:01
      (出自:党建读物出版社)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这可以说在全社会已经取得了共识,是无可非议的。我还认为,市场经济应该是道德经济。

       法律和道德都是调节和约束人的行为的规范。所不同的是,法律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约束力,是一种硬约束。无论是谁,只要触犯了法律条文,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道德则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力,是靠人们的自觉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法律给予人们的是敬畏、惧怕,道德则使人产生道德行为规范的自觉。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说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不但使人不去犯罪,而且使人有知耻之心。一般说来,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会犯法,而一个不犯法的人却不一定有道德。因而就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来看,道德可以说是更带根本性的方面。这就是我为什么把市场经济首先认为是道德经济的原因。

       我们知道,市场行为的根本目的是“获利”。这是人类生存竞争的产物。正是这种竞争推动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一确定,所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比封建时代几千年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还多。但是,市场经济的“唯利”导向,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弱肉强食、偷税漏税、尔虞我诈、坑蒙拐骗、明抢豪夺、假冒伪劣、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人欲横流等弊端,以至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社会黑恶势力。这些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造成的后果。大家知道市场经济是我们国家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西方引进的行之有效的经济发展的一种形式,它的本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为了铲除这些社会弊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遏制经济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调节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各国的法律越来越多,条文越来越细,法律干预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完全是必要的。因为市场经济活动比传统的农业经济活动要复杂得多,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也比传统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要复杂得多。对这些复杂的关系以及人们的社会经济行为,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的规范制约,就很难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转。但是这种社会治理设计,并没有能够完全解决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弊病。我国的现实也充分展示了并在继续展示着法律在某些方面的尴尬。法律不是万能的,有些行为法律可以调整、约束,而有些行为法律的触角很难延伸到位。所以仅仅把市场经济看作是法律经济是不完整的,它会使人产生这样一种错觉:似乎只要不犯法,用什么伤天害理的手段满足自己的私欲都是可以的。这种    意识一旦形成,对社会带来的危害是不堪设想的。西方国家之所以看中东方传统文化,期望用中国的道德礼乐文化调整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关系,原因就在这里。

       目前,市场经济不仅带来了诸多社会弊病,同时也刺激了人们唯利是图、投机取巧、追求享乐的“利己”心理,造成了整个社会道德的缺失。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利益上受一点损失就不得了了,心里无法放下,丢了猫、狗花上万元找寻,丢了“良心”却一点也不在乎。人的行为是由思想支配的,行为的失范,恰恰是思想道德失范的结果。市场上的缺斤少两、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等,都与见利忘义、不讲诚信的道德观念有关,而这恰恰是法律所难以奏效的。况且目前社会存在的问题是一部分人千方百计回避法律的制裁,在法律的边沿上打“擦边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说的就是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因而只有把道德放在前面,确认市场经济首先是道德经济,着力于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体系,强化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才能从人们的思想意识深层解决问题,建立起和谐的市场经济秩序。

       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的“唯利”目的并不完全是坏事,可以激发人们奋发图强、拼搏竞争的自强不息精神。道德所制约的、规范的是不择手段获取利益的思想行为,启迪人的意识中的良知。一个人违背法律犯了罪,还可以设法逃避;违背了道德,稍有良知的人,一辈子也会受到良心的折磨,受到道德的谴责。“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就是道德的制约力量。我们的传统义利观主张见利思义,而反对见利忘义。要利而不唯利;义与利相抵触的时候,取义舍利;对利益的获取途径要正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凡通过正当渠道获取的利益都是道德的,反之,从不正当渠道获取的利益都是不道德的。如果人们都认同和树立了这样的义利观,必然会形成一种强大的抵制、消减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道德力量,使我们国家避免过去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初级市场经济时期的痛苦道路而走出一条社会代价较小的新的市场经济道路。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体制的重建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积累了及其丰富的思想资料,其中许多规范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和、平、公、正,等等,都在广大群众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渗透到了国民精神之中,至今仍然闪烁着道德的光芒。我们从当今时代出发,认真挖掘这些传统道德规范的内涵,就会发现这对矫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们的社会行为有着很强的针对性,会使新的道德体系的建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说市场经济首先是道德经济,只是说不断健全法制、完善法律体系的同时,应该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不仅要重视法律对市场经济行为的调整,更要重视道德对市场经济行为的调节作用,这不仅是对我国市场经济实践的反思,也是对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教训的认识。
(2002年8月8日)

  • 前程朤朤 光照千秋

    前程朤朤 光照千秋

  • 智慧 棽棽   洞察秋毫

    智慧 棽棽 洞察秋毫

  • 誉满乾坤

    誉满乾坤

  • 创新䲜䲜 引领潮流

    创新䲜䲜 引领潮流

  • 志气珺珺 昂首向前

    志气珺珺 昂首向前

  • 德行穆穆 四海敬仰

    德行穆穆 四海敬仰

  • 岁月峥嵘

    岁月峥嵘

  • 生活䲜䲜

    生活䲜䲜

  • 前程朤朤光照万丈

    前程朤朤光照万丈

  • 龙行龘龘,威震八荒

    龙行龘龘,威震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