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1954年9月15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讲话中就明确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主席在这里提出了我们事业的两个最根本的支撑点:即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这个根本支撑点的提出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具体化。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党的一大召开的时候,书记是陈独秀,其成员有李大钊、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他们没有一个人是无产阶级,他们都是有家产,有的家庭出身还是地主资本家。他们都是饱读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分子,是优秀的仁人志士。他们有读着和各朝历代有识之士几乎同样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基础。他们和以前的仁人志士都有着同样的想法:人人都有着“民为邦本、本固国宁”的执着,深受“民本思想”的培育,都读懂背熟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都知道“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等,都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都在探索中国如何崛起,如何使人民走向幸福的道路。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苏联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中华当时的仁人志士送来了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中国共产党人从此才有了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指导下如何样做人,怎样当一个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有了马列主义理论指导,才有了政治方向。如何团结起来,团结谁,依靠谁,怎样用暴力革命,怎样用组织起来的无产者砸碎旧的现成的国家机器,苏联有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列宁主义,中国有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有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伟大的社会主义并逐步走向共产主义的实践。中国革命是老一辈革命家在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接受了马列主义指导的结果。因此,马列主义是道,这个道是灯塔,是指导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前进方向的灯塔。 由此我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丢了,就会忘党忘国,苏联的解体就是明鉴;传统文化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根脉,丢了,就必然亡国灭种,就如四大文明古国灭了三个,就是历史的结论。 当然,马列主义作为外来文化,只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才能发挥它的指导作用。我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过程,就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融合的过程,这个融合的结晶就是毛泽东思想。事实证明,我国的一切胜利都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我把马列主义称为“道”,其实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表述。至于中国传统文化,我的认识是: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讲是博大精深。在女娲和伏羲繁殖人类时就有以后的口述文化,没有文字记载,文化到了三皇五帝夏商周以后才有了仓颉造字后的文字记载文化。这个古时代的中国人是从原始社会脱胎出来,带着原始气息。人之初性本善,这一时代的文化基本上都是性善文化。尧舜这个时代的文化特点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文化。这一文化是朴素、质美、真诚文化。至周灭纣后,姜子牙把中国大地分成一百多个诸侯国后,各国都有不同的文化形态。周公坚持了周朝用的古文化,定周礼,平衡社会和谐文化,制礼乐等文化。除了周公封地外的其他诸侯国也在各国发展自己的文化,到了周朝中期包括孔子、老子文化。到了先秦前期就有了诸子百家文化。诸子百家我认为都是学了周文化演绎自己分封地文化。把一个周文化通过不同文人雅士的理解味道就不同了。在孟子所处的时代是遵循儒家文化,还有其他人遵循道家文化,其他还有孙子文化、鬼谷子文化、法家文化、墨子文化、杨子文化、兵家文化、农家文化等等,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彰显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给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厚的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秦统一后又有了自己的秦文化,汉后在董仲舒的倡导下,有确立了儒家文化,后又立老子的道家文化,直到辛亥革命后都没有一个国民正确的文化指导。各朝各代都没有一个统一正确的为老百姓说话的文化。这以前的中国老百姓生活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官僚资本主义社会之中。老百姓谁过上了幸福生活?都是一个模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不幸的是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渗透、入侵,使相当一部分数典忘祖,抹黑传统文化,给传统文化戴上了封建落后的帽子,使社会道德风尚江河日下,人心丑陋到前所未有的摧残。 面对这严重的社会问题,胡锦涛同志重提“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人们看到了回归传统的希望,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多次强调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助力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张和口号,深入人心,令人振奋。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所系,只有文化复兴,才会有民族复兴。所以如何在“文化自信”的指导鼓舞下传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义不容辞的光荣而坚定的重大任务。 传统文化有正确思想传承发扬的仁人志士,也有思想不健康的知识分子传承和发扬的不应该传承的部分文化。我在这里不能说古代的文人雅士谁传承发扬的好,谁传承发扬的坏。这个好坏只能用我们共产党人掌握的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用这个筛子筛一下看在古代的传统文化诸子百家谁传承得好。好就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替人民讲话,代表人民的利益。我这几十年不断学习马列主义也不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把学过的传统文化书中的内容划分了什么是封建糟粕,什么是贤辈们的真实总结的优秀部分。我们要用扬弃的观点分清精华与糟粕。坚持传统文化优秀部分发扬光大,教导后人为中华崛起,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一、坚持用马列主义理论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观点,就是坚持马列主义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地位。也符合伟大领袖毛主席讲得“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坚持用马列主义理论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观点,有利于用马列主义实事求是、物质第一的观点解疑答惑,破除迷信。对中国社会几千年来说不清什么的问题,如《天问》、《谈天》等进行合理的,实事求是、物质第一的观点进行科学的解释。 三、坚持用马列主义理论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观点,有利于坚持在任何理论问题的辩证中站在马列主义为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替人民群众讲话、谋利,以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现实社会中坚持用辩证法的观点,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客观存在相结合。 四、坚持用马列主义理论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观点,就是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使毛泽东思想在中国永放光芒。 五、坚持用马列主义理论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观点,就是坚持在党内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的最好落实。就是坚持站在马列主义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实践中是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六、坚持用马列主义理论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观点,就是坚持习总书记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实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新时代、新时期、新理论的指导下,努力学习和领会习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奉献精神,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具体落实。
妥否,请读者批评改正!
二〇二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夜三时开写于六时完笔
张万准系:西北大学博士、思想道德教育教授 陕西省第九、十届政协委员 陕西省老教授协会副会长 陕西国际书画艺术交流协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