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智库

在西安“关注教育献爱心”公益晚会上讲话

点击量:285   时间:2023-05-09 17:50:54

张万准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各位同仁

大家好!去年参加了《西安教育机构通览》的编辑座谈会,今天又有幸参加“关注教育献爱心”公益盛会,在此非常感谢主办者的盛情邀请

教育是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智慧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主要动力。在今天的高科技时代更是如此。所以,教育不只是教育主部门和教育机构的事,也是全民的全社会的事,是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生存状况和前途命运的大事。过去有一首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就是劝人读书,劝人自觉接受教育的。读书,是教育最通常最基本的一种方式。我们翻开《尚书》,就可以看到上古时代的王室贵族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后代的。那时设有专司教育的大师、太辅、太保等官职。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动乱,诸侯混战,民不聊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生活在那个时代,目睹当时现状,一方面游说诸侯“克己复礼”,维持社会稳定一方面开馆授徒,培养治理天下的人才。从此改变了以往“学在官府”的状况,开启了“学在民间”的平民教育,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的教育思想。教育也从此逐渐从政治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事业。这种官府、民间、私家办学的格局一直延至民国时期,积累创造了我国无比辉煌的古近代文明。我们的父辈大体都受过民间私塾教育,接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我国之所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能延续至今,和我们历代重视民族教育事业是分不开的。

我们的传统教育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特别重视人类优秀道德的传承和发扬。“四书”之一的《大学》,第一章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说,大学的宗旨:一是明德明理,具有分辨事非的能力,分清真善美、假恶丑,知礼仪,知廉耻二是亲民,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以人为本,完全彻底地为他人为人民服务,让自己的一生都在为人民做好事,做善事,自己的利益都是在为人民做事中的回报三是在于止于至善,即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利益的人。一个大学生从大学校门走出来,如果做不到以上要求,怎么去治国平天下古人教育的阶段过程,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关键是诚意正心,为人民服务的意不诚心不正,身也修不正,身不正怎样去做事呢过去,我们批判过“读书做官论”,其实官还是要受过良好教育德才兼备的人来做。孔子就说过“学而优则仕”。仕就是做官。“官”是什么就是管理、治理社会的一些人。因为这些人要治理、管理社会,就必须成为社会的表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所以我们的祖先把道德教育看的是很重的。至于一些人当了官后,成了贪官,成了坏蛋,那是另外一回事,说明事物的复杂性,也更说明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我们现在的教育,我觉得在这方面还是有些欠缺,存在重术轻道的倾向。学校是专司教育的机构,向来被人们看作是纯洁的精神文化殿堂,现在在物欲的冲击下,一些精神文化殿堂也变得不那么纯净了。所以,我一直呼吁在学校、在社会加强道德教育,使青年一代不仅掌握服务社会的本领才干,而是要养成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的高尚品德。

当然,教育不光是学校的,受教育也不光是当学生时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是穷极一生的事。一方面新的文化现象、文化形态,层出不穷,科技日新月异,不学习就很难适应现代生活。另一方面,社会关系、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单靠学校学的东西远远不够用,而且有这种情况,在学校学习很多做人的道理,可是到社会上行不通,想当正人君子也不容易。所以,我们不只要重视学校教育,也要重视社会教育。

我们陕西是一个教育大省,西安是教育大市,编辑《西安教育机构通览》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今天举行“关注教育献爱心”这样公益大会,也是值得称道的一次盛会,盼望能由此引导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更加关心。

 

谢谢!

2007年12月14日




专家智库
  • 前程朤朤 光照千秋

    前程朤朤 光照千秋

  • 智慧 棽棽   洞察秋毫

    智慧 棽棽 洞察秋毫

  • 誉满乾坤

    誉满乾坤

  • 创新䲜䲜 引领潮流

    创新䲜䲜 引领潮流

  • 志气珺珺 昂首向前

    志气珺珺 昂首向前

  • 德行穆穆 四海敬仰

    德行穆穆 四海敬仰

  • 岁月峥嵘

    岁月峥嵘

  • 生活䲜䲜

    生活䲜䲜

  • 前程朤朤光照万丈

    前程朤朤光照万丈

  • 龙行龘龘,威震八荒

    龙行龘龘,威震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