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协第十届第五次会议上的提案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进城务工人数逐年增加,而且迅速成为城市建议,工业生产、三产服务,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和人为限制,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基本上绝大部分都留在农村,由祖父母代管。这种现象在农村比较普遍,且人数较多,这些孩子由于长期与父母异地生活,逐渐失去了先天性亲情,缺乏父母亲情的教育和生长环境,不少孩子性格上发生了变异。沾染了顽劣等非健康性的习性,从孩子的幼小心灵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创伤。同时,由于监管护理方面的缺失,不少孩子出现意外事故,这种事件已经屡有发生。因此,建议政府从政策上进一步完善,给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温馨的成长环境。一是在农村按照区域设定儿童托儿所或幼儿园,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师资,对孩子进行心理、生活、学习以及服务监管。政府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政府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二是城市教育资源要社会化,打破固有的地域封锁、户口限制、允许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就地就近上学,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政府给予同等补贴。农民工在城市为城市建设服务贡献,孩子也理所当然应当享受到城市教育资源。这种奉献和获取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坚决杜绝以各种名义阻碍农民工子女享受教育的权力。并将此项由政府公开向社会承诺,同时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政绩的一项指标,切实关心留守儿童、保障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近入学的权益。
2012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