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若旭
加强经营管理是民营企业需要不断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改革开放不断深人的情况下,如何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进行企业管理,塑造企业形象,也是需要进行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和平房产铭》(下称《房产铭》)和《和平员工三省书”》(下称《“三省书”》)在这方面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研读这两个制度,深感特色十分突出。 一、从法人方面说,强调“德治”。适应改革开放不断深人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 建立健全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与国际社会接轨,这对和平公司来说,无疑是重要的。但和平房产公司的法人并不单纯追求“法治”,同时讲求“德治”, 力求“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基于这个思想,《房产铭》要求企业员工勤于做事,乐于奉献,诚信为本,爱国、爱企业、爱自己统一起来,使企业中人际关系融治和谐,思想集中统一,造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工作和生产的好局面。 重视“德治”是中国自西汉以来一直推崇的管理思想,它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它的核心是“仁”是“爱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宋代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认为管理者应“视民如兄弟,以万物为朋友”,不“悖德”,不“害仁”。用这个思想管理企业,必然使企业关心员工的饥渴冷暖,员工关心企业的成败兴衰, 上下同欲,左右一致,而且都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这就弥补了忽视人本思想进行企业管理的种种弊端,理论和实践证明它是成功的。 二、从员工方面说,强调“内省”。“内省”是传统伦理学中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要求人能反躬自问,主动检查自己的弱点、缺点和过失,由孔子的学生曾子提出,孟子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宋明理学家继承和发展了孔孟的“内省”修养方法,要求“内省”必须真心诚意,专心致志,这样逐渐形成东方伦理学的一大特色,也造就了一大批有作为的古令名人。在《“三省书”》中,企业管理者紧紧抓住这一方法,要求企业员工从八个方面进行经常性的“内省”。在曾子说的“为人谋而不忠乎”这一“省”中,要求从“国家公民”、“企业员工”、“企业领导” 三个方面开展“内省”。以解决兴办企业的指导思想问题:;在曾子说的“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一“省”中,要求从“产品质量”、“物业管理”、“业务交往”三个方面开展“内省”,以解决企业形象方面的问题;在曾子说的“传不习乎”这一“省”中,要求从学政治、学业务两个方面开展“内省”,以解决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问题。 《“三省书”》中要求反映“内省”的内容,不是把人带入苦思冥想的茫茫雾海中,而且让企业中的每一个人树立一种责任心 和忧患意识,与企业共荣共进,共同发展,共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拼搏前进。它注重集中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企业员工与企业在契约关系中的消极不利因素尽力化解,这无疑是加强民营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 二、从企业大局说,强调“遵法”。《和平铭》把“遵循礼义,自强不息”八个大字明确写入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之中,这是这个企业发展前进的思想总纲。它体现了中国人寻求发展的思维模式,符合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基本精神,内涵是丰富的,针对性是很强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只须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遵守国家的有关政策,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与外商、同行和相关产业间的利益关系,才能获得广阔的生存空间,求得快速发展,否则必然误入歧途,导致最终破产。企业法人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和平铭》和《“三省书”》中,既重视企业和个人的利益,也重视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强调“效忠国家”,“满足人民群众安居生活之需要”,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企业法人驾驭传统文化的能力。“遵循礼义,自强不息”两句话中,前一句是前提,后一句是动力,二者结合,必然会使企业在改革开放不断深人的形势下,思想明确,目标具体,措施得力,成绩卓著。 应当看到,企业法人非常重视“自强不息”这一思想的运用。过去运用这个思想取得了成功,今后也只能运用这个思想求得发展。这个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尚书)中就有明确记载,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个思想培养和发展了一个民族,哺育了代代伟人和俊才。在当前,企业“自强不息”就是要敢于应对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后的多种挑战,敢于在开发大西北,把陕西建成经济强省的热潮中奋力拼搏,敢于在房地产开发中走出自己的新路子,形成长足发展的新局面。企业法人用这个思想激励全体员工,无疑是一种远见卓识。 《和平铭》和《“三省书”》是和平房地产公司管理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是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员工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的重要举措。不断领会和实践它的多项要求,对于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提高企业对外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每一企业员工都不可漠然视之,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言至切,其义犹在。
2001年10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