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亲节,省政协委员、和平地产董事长张万准博士就国学与家庭道德建设问题见了几家媒体记者,谈了自己的看法。张博士说:“6月13日,我明刚应邀在常宁宫为参加省中小企业家培训班的企业家们举办了一场专题讲座,主讲‘国学如何深刻影响现代企业发展,以及企业家应具备什么素质’,大家很喜欢。” 张万准说,和平地产开发公司成立10多年来,始终坚持用道德体系构建企业文化,从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此次报告会,他认为老子的思想对企业的管理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例如老子讲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要妄为,不要违反自然规律;老子讲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小企业面对大企业时,应寻找自身特点与之互补或结合,作为自己发展的出发点。他还向企业家们赠送了自己的《乾坤堂杂说》《和谐集》等著作。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认为,60 岁以上的老年人,要温习国学;6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要补习国学;年轻人和小孩子们,要学习国学。因为传统国学中有着现代社会的诸多注解,国学实际上渗透了和谐家庭、和谐企业、和谐陕西。比如为什么在父亲节这个洋节时想起和国学结合这个问题呢?因为当前出现了一些传统价值观遭怀疑,离婚率快速上升,青少年与成年人关系紧张等现象。应对这些家庭危机,节日也是资源。”张博士说,说来巧合,5月和6月里,有5月13日“母亲节”、5月15日“国际家庭日”、6月1日“儿童节”、6月17日“父亲节”四大节日,合起来正是完整的家庭概念。但目前多数人母亲节谈母亲,“六一”谈亲子教育,父亲节谈父亲,把家“拆”开了说,所暴露出的更广泛的深层危机,其实是和谐家庭建设的缺失问题。 因为今天,我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表现为:一方面是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另一方面是人们社会交往的频繁密切和人的意识趋向多元化与多样性发展。它既使人们感到思想自由了,又使人们感到人际关系复杂难处了。对此大可不必大惊小怪,但要以积极进取的姿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改善全社会的道德状况,减少社会问题,使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的物质成果时,也能享有社会和谐、家庭和睦、心情舒畅、其乐融融的精神愉悦。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张万准教授理解,它应当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二是人和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的和谐。这两种和谐,都是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复杂广泛。仅就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而言,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恐怕是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建立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要从家庭的道德建设起步。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要每一个家庭都秩序井然,富有朝气健康和谐,社会和谐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会早日实现。 那么,怎样建立能够与时俱进的和谐家庭呢?张万准博士认为,根本出路在于吸收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个十分丰富广博的宝库中,许多都诞生于我们陕西,家庭成员们可以要求自己去做,仅就具体而重要的道德条目而言,温、良、恭、俭、让、宽、信、敏、惠、义、直、敬、笃等,就是很值得借鉴的重要的道德规范。以温、良、恭、俭、让为例,“温”是指待人接物言语要温和有理。“良”按字面意思是指好和善,孔子赋予其“和悦”之意,孟子还将它进一步 拓展提升到人性善“良”的高度。“恭”含有谦虚、顺和、沉静而有礼貌的诸多意思,是以礼待人对主体人格的行为规范。“俭”即节约,不奢侈。“让”指谦让,辞让或将自己所有者给予他人,称为让予、让度,或者“忍让”。温、良、恭、俭、让历来都被视为道德规范的重要因素,也是古人所说的“仁人”应当具备的起码道德品质。“我们应从这些中华传统美德人手,提高道德修养,建设和谐幸福的家庭。”张万准教授说。
(范志承《咸阳民营企业家》2007年6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