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准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当时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发展综合国力,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我个人认为当时提的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利于发展综合国力,这两句指导思想是无任何非议的。发展生产力这句话有点欠妥,具体分析如下:生产力怎么发展,首先来看生产力的概念:什么是生产力?一是劳动者人,二是劳动工具,三是劳动对象。发展劳动者人已经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劳动工具让人去创造更先进,节省人力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可以使劳动者努力学习,掌握更高的知识水平去做更高级的工作,处理更高级的业务。 邓小平觉得当时发展生产力不完善,自己又提出了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那么人是第二生产力。没有人的创造,科学技术怎能成生产力呢?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确立了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共产党人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三个代表中最为突出的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要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是有先进的生产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呢?先请大家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成分搞清楚。 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的三大要素是:一是劳动者人,二是劳动对象,三是劳动工具。要代表他们的利益,要看他们在做什么。比如建筑工人,广大农村的农民,城市广大下岗及城市最基本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都是什么?有一些建筑工人围绕建筑所需要的各项建筑活动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他们做的各项工作哪一项是挣大钱的?在建设中用工最多的是最基本的弱势力工人,他们的工作哪一项使他们能够很快致富?工资拿到手了还可以养家,工资拿不到手就是白干了。要代表最广大建筑工人的利益,充其量一是给他们把工资适当多发点,二是及时按相约的时间如数给他们,这就是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再者就是有一些在工地干活拿不到工资,政府帮他们通过各种形式讨要回来,就是代表他们的利益。他们也满足了,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逐年把日子过下去。广大的建筑工人干了一辈子到老也没有什么名堂。这里不讲给国家搞建设的大建筑公司(当然建设的利润——剩余价值归国家大的建筑集团所存有)。如果给民营建筑公司干活,剩余的价值可全归民营建筑公司的法人所有。民营建筑公司法人想继续干,就发展的最大,若不想干也就把财务积累够了。这就是党的十六大召开的十年前,共产党的政府所做的主要工作是给建筑工人讨回每年干活应得的工资。这就叫代表了最广大建筑工人的根本利益。 为什么他们没有致富呢?因为他们的劳动对象是出笨力、出愚力的人。他们的劳动工具是最基本的一般机械,最底层的工具。但是最基本的机械工具正是这些项目建设中最需要的。这些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得的利润部分与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这就是共产党代表生产力的根本利益。各行各业几乎都相类同。 在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大家有目共睹十六大到十九大前,最基本的广大人民群众哪家过得像个样子,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十九大后这些情况还能有所好转,这些得益于脱贫不返贫的好政策。 再谈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还是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劳动者。劳动者不管他是先进生产力也好,不先进生产力也罢。先进不先进,生产力都是人民,都是百姓。从古至今先进生产力是谁,落后生产力的一般老百姓是谁。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先进生产力是才子佳人,帝王将相。而现在的先进生产力是谁?首先是党内的高、低级干部。其次是各行各业的科学家、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十六大前后这些人生活怎样,因为他们是先进生产力。在党的干部队伍中有一些人昧了良心,不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学习,使人腐化堕落,贪得无厌。在整个社会向钱看的金钱海洋里什么事都能做出来。上世纪七八十年,来参加政府工作的企事业及政府干部大部分是好的。贪腐现象最多出现在十五大、十六大这段时间,出现了“得心应手”的个别干部。我认为出现这些现象的问题均是这个代表先进生产力指导思想的结果。如果不讲代表先进生产力换成是代表先进生产关系,那就从本质上不一样了。 先进生产关系应是全民所有的。生产关系的三大要素在如今应该是一切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是公有制,是在公有制条件下发展国营企业所生产的企业利润是国家的。国家也是全民的,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目前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营企业,首先是当地的政策允许创办私营企业。然后给私营企业提供全民所有的资源,如采煤提供全民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办炼钢企业提供办企业的场地及铁矿石资源等。这些资源也是全民所有。国家允许私营企业开发,并提供做全民银行的贷款。私营企业主管人是能人,是有各方面管理能力的有识之士。这些能人是不是先进生产力?肯定是。先进生产力的范畴,比如做地产的代表人物潘某某,他是有组织能力的大学生,他想在北京开发房地产,首都的地产资源,银行的资金,北京和其他地区涌入北京市场的刚性需求,这一切均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产生的基本利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就是目前的体制利润部分除照章纳税合法经营,这是一个私营企业最起码的责任,生产的利润是在本企业。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利润部分可以在私营企业主名下,可以说是私营企业主名下财产是国家政策、宪法规定要保护的财产。由于共产党代表的是先进生产力的利益,潘某某的利润是他在保护先进生产力的利益。有宪法保护私营企业主的利润归自己自由支配这一规定,潘某某就可以将自己利润的十个亿人民币转入美国。想给谁就给谁,想投资别的行业(当然也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内花费还能说得过去)就投资。 有了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利益,任他们自由支配,他们就可以把利润捐给和他们在做事但对他们没有丝毫支持的任何国家。政府的银行也不加干涉,产生了国有资源外流。如果这些利润没有捐给其他国家,这叫藏富于地方,也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财富,这些财富给友好国家还可以,给不友好国家我们人民还会遭殃。代表这些先进生产力必须有限制条件。因为最原始的生产资料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的国家就有权设限。这几乎在各行各业中均出现,这些生产力的例子太多了,数不胜数。 还有上边讲的政府机关公务人员,他们进机关是百里挑一,万里挑一的有识之士。他们也是先进生产力,这些先进生产力在政府也要发展。他们一是要把政务搞上去,当大官。二是在高消费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物欲横流的攀比下,稍有思想不健康,不是消极工作就是监守自盗,贪污腐败。因为他们是先进生产力,他们也有发展自己的要求。目前的政府人满为患,没有高薪养,皆因此出现了在全国有8000万公务员中的先进生产力出现犯罪行为。 比如要发展生产力,比如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首先是生产力的主体,这个主体在出生时,孟子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长大到两三岁时,父母亲朋又给孩子胸前挂个金牌、银牌,上面写着“长命富贵”。从小就给孩子的第一知识就是以后如何长命富贵。富是富人,有万贯家产的人,今天这些富人是哪些人群呢?当然是做私营企业的法人,他们不是贵人,他们是富人。贵人是什么样的人呢?只有把官做大的人才是贵人,古代人叫“达官贵人”。试想两个双胞胎兄弟,一个经商,一个当市长,。经商的人已经有了上百亿的资产,每天花天酒地的享乐。另一个当市长的廉洁清正,除了政府发的那点工资,再无任何收入,久而久之他的思想能平衡吗?他这个先进生产力贵了,但没有富,他心里可能想着在当市长期间,将权利与致富联系起来,可能会出现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等问题。 我认为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提法所导致的社会不良现象太多了。这些先进生产力的培养,都是上了社会主义公办学校的大学生,国家奖学金培养出来的。国家是为国富民强投入资源培养先进生产力,是要他们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工作,使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能和谐安宁。有一小部分思想不健康的先进生产力在各个机关和国家机器里,他们掌握着不同关卡的金钥匙。他们想为谁开就为谁开,想什么时候开就什么时候开。都是在职权范围内均是合法合理的。 综上所述,在邓小平时代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都是好猫和摸着石头过河时期提出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还可以。在十九大以后习近平提出走共同富裕的新时代,首先要把指导思想上的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取掉。要让共产党代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当政者这些仁人志士,一是想着天下为公,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体制;二是想着天下和谐是人与人平等的和谐社会;三是想着随时调整不合理的分配关系。既然三个代表的第一个代表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分配关系不公,广大人民群众富裕的有多少人。分配关系不随时调整,法人与企业员工的收入就是过去的旧中国的生产关系,就是赤裸裸的剥削关系。社会主义发展七十多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还能允许这样的两极分化存在吗?毛主席说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讲的就是如何样建立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生产关系就是公有制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多吃多占的大公无私。 中国共产党要提出代表广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生产力只要是私人的,首先要满足自己的要求。过去一段时间听到有个别级别干部讲“改革开放企业家富足了,通过办企业的形式积累了上亿私有财富。祖孙万代难用完,我是厅级干部难道还是落后生产力吗?我不实现我的财富,我们当官的这些先进的生产力不光有精神文明把官做大,也要有物质文明把钱挣多。”在掌管公共权力时,就会以权谋私。再不满足就会转向国库的钥匙,比如赖小明金融资产管理机构,贪污受贿高达二十亿元人民币。还有民营企业赖昌星的所作所为。这两个“二赖”难道不是两个不同战线中的先进生产力吗?如果像毛主席说的一个正确路线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一是“一大二公”的公有制体制。二是合理的生产力过程中的分配关系。三是社会和谐的党政军民学,大家都天天讲先进的生产关系理论内容,改革开放四十年就不会再出现两极分化,贫富差距相差如此悬殊。这些是当今社会不应该有的差别。若不是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重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扶贫脱贫再不提,再不说共同富裕在继续发展。不讲生产关系真正会成为社会主义条件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残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落实共同富裕的道路必须调整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提倡天下为公,提倡分配合理,提倡和谐的财富。合理的分配财富,基本是平衡新的贫富差距不大的占有关系。只有从理论上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而不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全体中国人民在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条件下,天下为公,人人大公无私,兼顾社会,兼顾他人,兼顾自己的“三兼顾”意识指导,走向共同实现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的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只有全民富了,国自然就强了,只有民富国强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上面写得是自己的观点,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
二〇二二年三月书於枕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