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准
我的慈母生于1924年农历九月廿一日,因身染沉疴,久治无效,于2003年农历三月廿日下午4时瞑目长逝,享年80岁。儿孙晚辈肝肠寸断,以泪洗面。值此清明前夕,强压悲痛思往事,千言万语说不完,谨以此短文泣祭母亲。 慈母嫁到张家后,家境贫寒,缺衣少穿,负担沉重。为抚养教育4男4女,日夜操劳不停。昏昏沉沉纺车转,线线换得米面钱。大集体时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何惧严寒,出工不断,只为多挣几分工,多挣几毛钱。特别是父亲长年在宝鸡峡工地的1969-1973年,家中只有您和子女七口人,您“赤胆卓识巾帼秀,孤身一人力撑天”白天下地劳动,夜晚纺棉织布,在泾河北换来粮钱,真是度日如年。记得1970年秋天,我和您及我二姐一起搅水,压断辘轳把儿,母子三人跌爬在井口,差点儿掉在井里,幸有苍天保佑,惊而无险。您让我姐每次写信都鼓励父亲一定要在宝鸡峡工地好好干,水引不来,人别回家。父亲在您的支持下,在宝鸡峡团部干得很山色,多次被礼泉县委、县政府评为积极分子,一共领回了18份奖状。1973年父亲实现了他的诺言:“渠中下舟回礼泉”。 记得三年自然灾害时,您为了儿女多吃几口稀饭,自己经常吃糠、吃野菜充饥。您终生勤劳节俭,从不乱花一分钱,但再苦再累再难,绝不让子女失学。您严教子女!“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办事。”记得我上小学的第二天晚上,您让我背您教我做人的哲理“口牢、手牢、心实、眼光大”。从那时起我就把您的教诲铭记心间,渡过千难万险,才有了大家称赞的今天。记得我二姐在新城村上学时,折了两个玉米秆,拿回了两个小玉米棒,母亲打了二姐一顿,并让二姐拿了一元钱赔给人家。母亲严于教子的事,一时间成了新城和西庄子两村人的佳话。 母亲啊!慈爱的母亲,你一生为这个家出了多少力,流了多少汗,受了多少苦,经了多少艰难,谁能说得清?您的大恩大德,儿用笔写不尽,用口说不完,只有留给天地,留在人间,让天地永远作证,让人间世代相传。 忆慈母,您恩重如山;哭慈母,我哭断肝肠;祭母魂,您笑赴黄泉;慰母灵,您的话我永记心间。 母亲啊!慈爱的母亲,千声哭叫万遍唤,但悲不见慈母面。千般祈祷和祝愿,也难弥补儿孙晚辈心中万般遗憾。只有万念归一,永记您的铭言:“口牢、手牢、心实、眼光大。”世世代代往下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