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厅厅长:杨希文
《弘德集》是万准同志新出的一本文集。初读这个集子,便不仅被作者丰富的文化理论知识和朴素隽永的语言文笔所吸引,更被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呼唤社会道德重建的眷眷赤子之心所感动。 道德是与人类始终的维系社会稳定、和谐、文明、昌盛的重要力量;社会一旦失去了道德,就会变成一个弱肉强食的野蛮屠场。万准同志作为在商海中拼搏的企业家,对现实社会的道德状况自然有着更加深切的感受而常常陷入沉思。在这种境遇下,他少年时读过的《弟子规》 《朱子家训》 《千家文》 《幼学琼林》等教人向善的国学启蒙读物启示他萌生了从传统文化中寻求智慧和解脱的想法。 我国传统文化最本质的特点是塑造完美人格,构建“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当万准同志从对现实的思考中跨入这个文化宝库的门槛后,他的学习是异常刻苦的。十多年来,他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研读“四书五经”、《老子》《吕氏春秋》《孙子兵法》《菜根谭》《佛经》等经典上。当你听他讲话或平时的交往攀谈中,你常常会惊人的发现他会脱口而出引述这些经典的名言警句或大段大段地背诵其内容来阐明自己的思想。这足见其在这方面下苦之大,用功之深。 传承传统是为了现实。万准同志对国学经典的研读,更多的不是学术的,而是应用的。他立足现实,或从现实生活出发,赋予传统道德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以新的更丰富的内涵;或把对现实问题的广阔思考和研读传统文化的心得衔接起来,并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大众的立场、唯物的观点和辨证的方法分析探究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从治国方略,从业之德,经商之道,为人之本,处世之则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并行之笔墨,撰写了百十篇关于传统文化与道德建设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或多或少都给在市场经济中遭受物质暴力的人们送去了一份精神营养。如本书收承的《“衣食住行”新解》《“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提法值得商榷》《打假物还是打“假人”》《德特做人 固本生活》《“仁”是人的种子》《企业竞争是“仁才”的竞争》《浅谈诚信的前提》《我们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一定要做到:智、信、仁、勇、严》《“以人为本”与传统文化》《市场经济首先是道德经济》《弘扬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谐家庭与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道德与法制》《文化与社会》《道德与经济》《环保即“人保”》《腐败是体制问题更是道德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思考》《国学与社会和谐》《中庸与和谐》《关于当前教育问题的几点看法和建议》等文章,大多在《求是》杂志等中央或地方报刊发表后都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特别是《成才四要诀》在几个大学演讲并在《人民日报》(市场版)全文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普遍好评。 在复兴传统文化,构建和潜社会的大时代背景下,《弘德集》所收录的作者53篇文章中,个别看法和论述虽然不无可商榷之处,但总体上仍不失为一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好的通俗读物。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更希望广大教师、青年朋友和青年学子都能读读这本书,也许从中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技处。 2008年10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