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创业者跨越创业起步门槛
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到索洛斯的风险投资,从孔子、老子的天人和谐,到马斯洛、马歇尔的供给需求,8月24日,在西安世贸大厦14楼会议大厅,中国经济商务协会副主席、省政协委员、陕西和平房地产公司董事长张万准博士,以学贯中西的广博知识、以自己成功创业的生动历程,为想要投入创业的毕业大学生、下岗职工和欲将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中小企业经营者等300多人,免费开讲创业与就业关系讲座,不时响起的掌声、听讲者认真做笔记的沙沙声和目不转睛的专著神情,显示着张万准倾情阐述“增强自我就业意识一浅谈终身就业”讲座的成功。 “最可靠的就业还是创业,成功的创业是一个人最稳定的就业。”充满智慧、让人耳目一新的话语,激荡着与会者的心灵,启迪心智的思想引起阵阵掌声。张万准先生的讲座刚一开始即入佳境,一些还在窃窃私语的听讲者,立即停止交谈,进入张万准先生思想的智慧海洋之中。 “风险越大,收益越大,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革命先烈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现在国家提供的政策这么好,鼓励我们全民创业,我们还有什么担心的呢?”张万准充满激情的话语,再次赢得掌声一片。见因会议大厅已无空位,工作人员劝阻着闻讯而来的听众,张万准先生停下话语,对工作人员说:“不要阻挡大家,在后排多搬几个凳子来。”一位迟到的听讲者埋怨着同伴:“叫你早来,你说不着急,这下连个好座位都没有了。”“请安静一点。”期待张万准继续讲解的听众,提醒着迟到者。 “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是创业者最宝贵的创业资源。”张万准充满智慧的话语再次传来,引来众听讲者会心地点头。“有多余的笔没有?”一位正在认真做笔记的女同志,焦急地向邻座“求援”。以免听讲中分心,许多听讲者关掉了手机,主动“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这些小插曲折射出张万准先生讲座的精彩,原安排2小时的讲座,不知不觉地“超了时”,但没有一名听众中途退场。“张博士再给我们多讲一些!”当张万准讲座结束时,听众们依然意犹未尽地希望他再讲一会。 讲座结束后,许多听讲者围着张万准,请他为自己的创业计划解疑支招,讲座结束了,咨询会却开始了。 “张博士讲创业应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我看咱们还是从做餐饮起步,再逐步向其他行业过渡。”几名前来听讲座的原饮食企业下岗职工,在讲座现场议论着。 前来听讲座的西安外语学院的三名大学生,听了讲座后,围着张万准博士询问开办外语补习班的可行性。“外语能力就是你们最现实、最便宜、最具有优势的资源,你们这个想法很好。”张万准鼓励着想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几名大学生。他补充到:“但在起步阶段一定不要贪大求全,可以从做学生家教起步,培育自己的知识传播能力,你们还要多学点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你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学效果就不会很好,学生和家长不欢迎,创业就不会成功。”“张老师,听了你的话让我们茅塞顿开。”几名大学生向张万准真诚地表达着谢意。“”张博士说的个人的优势就是最大的创业资源,这对我启发很大,读书能力强是我的特长,我或许能够开一个为读者提供导读服务的书店,生意肯定不会差。”一位自认读书能力强的听讲者,一边和同伴议论着,一边等待被其他听讲者围了个“水泄不通”的张万准。 “创业者要不断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向成功者学习、也应向失败者的长处学习。在能力未达到或未得到有效的资源支持的情况下不要盲目扩张,这实在是至理名言。”一位已经创业开办了一家酒店的经营者与其他听讲者交流着听讲座后的心得。 “人家张博士,从一个普通农民起家,创出了大事业,这种敢想敢干的精神的确值得咱们学习。”几名下岗工人热烈地议论着。
(摘自《华商报》2007年8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