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读物

张万准:金融危机本质是道德危机人

点击量:766   时间:2018-08-09 06:37:13
       (出自党建读物出版社)目前,因美国次贷问题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次贷为什么会出问题呢?原因在于:中小银行规模小贷款业务量有限,这些小银行的股东们为了占取更大的资源,实现利润最大化,不按市场经济的对房屋按揭的操作规程办事,本来要的是贷款买房户先付30%到50%的自有资金,而且要有按揭部分的月供还贷能力,银行才能给买房户贷款。没有达到这些条件,不论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均不能给贷款的。但是,美国的中小银行不管买房者首付了没有,甚至是零首付,只要用户想贷款,银行便给放贷,这样买房户泛多,造成美国的房子在一夜间供不应求,炒高了房价,使房地产价格泡沫虚高。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中小银行,把自己贷款户中的一大部分社会信贷资源进行所谓的策划包装,或者打好包再一揽子卖给大银行,大银行也为了继续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兼并或收购了这些不合格的信贷按揭贷款户,只知从账面上每户每月还多少本金,付多少利息,而对那些按揭贷款买房者缺乏更深入的了解。虽然自己的业务范围扩展了,账面数字扩大了,但风险相对也增加了。由于是中小银行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违反操作规程给不该贷款的贷了款,不合按揭贷款条件的给了按揭,这些都不是中小银行应该做的,但是,这些中小银行即做了,做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发展,全然不顾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通过对这次次贷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我认为,这些中小银行的行为就是不道德的行为。

       美国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对市场监控力度小,资本家以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全然不顾社会利益,不顾给整个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我们不反对一般的“利益最大化”,但是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利益最大化?在我看来,凡是兼顾社会化,兼顾道义化,兼顾他人化,实现“忠恕”化(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合理化取本分化,在这种六化的前提下做企业,做生意,做大做强,才是真正的利益最大化。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们以“法律不抓”,“法律不管”或“法律管不着市场经济行为”为信条。企业也好,银行也罢,我行我素,完全市场化。究其原因,根子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他们满以为自己占有的业务资源是自家的事不归社会监控,又没有也不可能有道德的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最终还是私利熏心占了上风,给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正应了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固有的矛盾,终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要命的金融危机。对这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追求个人私利,不顾及社会道义的行为,我早在前些年发表的《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文章中进行过阐述。

       当前世界政治多元化,经济多元化,治国治世方略多元化。不论有多少个多元化,我认为最根本的一条:是他人约束人们的行为还是自我约束人们的行为。据我了解,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均是以法治国。所谓的政治完全民主,经济完全市场化,这固然是一个方面。任何事情均有它的两面性。以法治国以法约束,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当给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后果时,法律才去管他,这是好的一面;但是,当他的行为正在给社会带来危害时,或者已有潜在不良后果时,没有执法部门去管他,直止出现后果才去管,这为时已晚矣。法律要不断地随着市场变化而修订,没有法律法规走在人们行为前边的,法律条款一般的修订均是以在受到挫折后而产生的。这次没有道德准则约束的次贷危机,将向人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所谓“完全法治化”,“完全民主化”是多么的虚假和可悲!

       当前,世界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孔子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皆谓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也,万物育焉。这里所说的“中”,就是适中,适度,适和,适当,就是不能不约束人的趋利最大化的一面。“性相近,习相远”。人有善性还得去教化,何况有恶性怎能让它膨胀与发展!但这个“中”怎么体现?次贷就是不适中的表现,只顾自己企业发展和资本积累,从而给社会酿成恶果。“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大道”是什么,“大道”皆是道义。“道义”是什么?“道”是行为规范,“义”是行为准绳。这个行为准则是为他人、为社会、为天下人谋利益的。企业发展是在为天下人谋利益中,天下人也在践行“义”的实践中相互得到发展,而不是为自己企业的一己私利把次贷打扮包装起来,把风险转嫁给他人或大的银行,让他们吃不消,给社会给他人带来危害,给社会给他人带来恶果。所以有中有和,天下才能太平。次贷者不适中,不讲大道,世界也就不平安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这也证明世界正在走向文明,我们必须发扬光大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和”理念,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该如此。“中和”是“平”的前提,“中和”是“平”的基础,平安是“中和”的结果。只有“致中和”,才能“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位焉”是安居乐业的健康有序的生活,“育焉”是生长、增加、实现。发展“不中”“不和”“不平”怎么能生长。战乱了,植物难以生长;战乱了,社会经济怎么能增长;战乱了,物质财富怎么会增加;战乱了,什么理想计划怎么能实现!战乱了,除了军火企业,什么企业也发展不了!各国的高级经济学家多玩些实的,少玩些虚的;多玩些实物资本,少玩些虚拟资本;多研究企业生产的提高,少玩些股市期货的赢利;多玩些为广大人民造福,少玩些给资本家积累;使天地“位焉”,使万物“育焉”。以应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在人们的心目中开花结果,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体现。

       在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影响中国经济的情况下,我国的决策力度之大速度之快,不仅是在对中国和谐的负责,而且更重要是对世界和谐的贡献,这体现了中国人高尚的道德情操: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用联系的眼光,统筹兼顾中外社会经济政治各方面的发展,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决策高层不光担负着民族责任,更重要的是担负着国际责任。

       坚持“金融危机实为道德危机”的观点,就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民为本。为人民就是道德、公平、正义的体现。发展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发展必须为了人民,不是为了个人或小集团;发展必须以人民的道德标准为标准,不是以个人或小集团的标准为标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当今世界是一球两制,三类国家,政经结合,和平发展的世界。因此,必须要有全面的即全球的视角,必须要有协调可持续的政策,不能光顾一己私利。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就要从全球去统筹;要兼顾,就要兼顾三类国家的利益。兼顾者,就是“中”,就是“和”,不能一方“太过”,一方“不及”。所以,从政治哲学角度看,科学发展观就是道德发展观。

       坚持“金融危机实为道德危机”的观点,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的观点。“社会主义制度”中的“社会”一词,就是讲“大家”“集体”“公共”,是以人为本,是让大家共同富裕的思想。“资本主义”中的“资本”一词,就是讲“钱”“财”,是以物以利为本,而且是个人的私有的。洞析美国这次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自然而然地使我们想起了马克思那句千古绝喻: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渗透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可以渺视人间一切法律,可以敢冒被绞杀的危险。所以,社会主义的追求的是“公”,是“义”,资本主义追求的是“私”,是“利”。追求“公”者,“义”者,则天下安,追求“私”者,“利”者,则天下危。以天下之安,取代天下之危,乃世人之所望,世事之所趋。

       坚持“金融危机实为道德危机”的观点,就是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是无所畏惧的观点。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和历史唯物主义者,他们懂得历史的辩证法,他们既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又善于改正自己的缺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国家也是一样,只有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以天下以全球不同国家体制全面地对待审视,兼顾方方面面,使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都能得到发展,辨证地实事求是地处理解决不同的社会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像中国古代孟子讲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008年11月12日)

  • 前程朤朤 光照千秋

    前程朤朤 光照千秋

  • 智慧 棽棽   洞察秋毫

    智慧 棽棽 洞察秋毫

  • 誉满乾坤

    誉满乾坤

  • 创新䲜䲜 引领潮流

    创新䲜䲜 引领潮流

  • 志气珺珺 昂首向前

    志气珺珺 昂首向前

  • 德行穆穆 四海敬仰

    德行穆穆 四海敬仰

  • 岁月峥嵘

    岁月峥嵘

  • 生活䲜䲜

    生活䲜䲜

  • 前程朤朤光照万丈

    前程朤朤光照万丈

  • 龙行龘龘,威震八荒

    龙行龘龘,威震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