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各级党委要旗帜鲜明的反对腐败,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做到干部清白、政府清廉,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这无疑是抓住了全党全国极为关注的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那么,究竟如何做到科学有效地整治和预防腐败呢?中央和各地党委已经正在采取一系列的办法和措施。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也想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提供给有关方面研讨、参考。 去年全国“两会”之后,我曾写过《浅谈廉政之前提》的文章,其中提出对党员干部进行政治忠诚教育。我认为,在当前的形式下,这仍然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同时,我还认为,在向党员干部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引导他们了解一下政治忠诚教育。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廉政却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这自然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有关,也和我国在社会转型期的制度、法律不健全、不完善有关,但我认为最根本的深层原因,还是思想道德的沦落。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化建设”、“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这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的。因此,在我们加强廉政制度、法规建设的同时,务必把思想道德的重建放在首要的地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廉政方面的内容,从忠、孝、仁、义、礼、信、廉、耻等传统道德观念中吸取精华养分,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质,养成忠诚品格,也是很有必要的。 忠作为重要的道德规范,有着多层次的深刻含义。其基本精神应是忠诚无私、衷心诚意、尽心尽力不生二心。忠者,中也,至公无私,忠也者,以其心之谓也。对个人始终如一这是忠的起点,对家庭忠诚不二这是忠的发展,对国家忠诚不二这是忠的最高境界。只要个人表理如一,实在任事,各种发展自然而来;只要全家忠诚相待,家庭就会和睦笃亲;只要国家上下一心,国家就能治理得繁荣富强。然而由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搞什么早请示晚汇报,天天跳忠字舞,唱忠字歌,混淆了是非,搞乱了人心,也给好端端的忠字涂抹了污垢。现在人们对忠字的原本要求已很淡漠,一提忠字就好像守旧、古板,甚至感到有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左”的味道。殊不知,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腐败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公务员对党的忠诚问题,也就是少数公务人员对党对人民不够忠诚所造成的。尤其是个别高级干部阳奉阴违,对中央汇报时一套,自己做事时搞另一套,明里对人民保证一套,暗里搞中饱私囊另一套。无奸不贪、忠道不存、忠奸不分,甚至以忠为愚、以奸为荣,怎么不出问题呢? 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政治忠诚教育,多讲关于“忠诚”的传统理念,就是要使党员干部增强忠诚意识,知荣辱、顾廉耻,树立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思想。有了这个“忠于”,而且是真心实意的“忠于”,就能比较好的解决老百姓的“村骗乡、乡骗县,一骗骗到国务院”的不忠诚现象。如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里,人们都一个个对对方忠诚,社会就能更加平安,更加和谐稳定,各行各业均能迅猛发展,何愁中华复兴伟业梦不成?
2010年1月 |